10名三甲医生被约谈!医用耗材临时采购风险有多大?

李若彤 2025-04-07 中医 24 次浏览 0个评论

临采高额风险与医院廉洁:并非必然关联

临采金额高确实存在廉洁风险,但不代表一定有问题。 临采,即临时采购,是医院应对紧急医疗需求的应急措施,用于补充医疗供应目录中缺失但诊疗必需的药品或耗材,例如急救药品、临床必需药物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用药等。虽然临采金额高可能存在廉洁风险,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不能一概而论。频繁或大额的临采确实可能滋生腐败,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压力,避免不负责任的猜测。医院应在规范临采流程的同时,关注医务人员的感受。

三甲医院“预警式约谈”:10名医生受警示

据报道,永州市中心医院纪委于3月26日召开会议,通报了2024年度医用耗材临采情况,并对临采金额排名居前的10名医生进行了预警式约谈。此次约谈旨在警示医生,规范医用耗材临采行为,筑牢医院清廉防线。临采作为医院常规操作,规范开展至关重要,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临采管理制度,确保临采流程的公开透明,避免利益冲突。

临采的普遍性及监管的必要性

多名受访者表示,临采是医疗行业的普遍做法,一些药品和耗材由于入院程序等原因,长期无法进入医院,而临床实际又存在需求,这就需要通过临采来解决。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仲崇明也指出,公立和私立医院都会涉及临采,尤其集中在高值耗材和特殊药品方面,主要用于应对突发需求、特殊病例或供应链不稳定等情况。然而,临采环节也存在廉洁风险,需要加强监管,确保其公开透明,杜绝利益驱动。

规范临采流程,多部门联动监管

为规范临采行为,各地陆续出台文件,明确了临采流程和审批制度。例如,一些地方规定,临采需要医生提交申请单,经科室主任、医务部门、药学部门等多部门审批,并对价格、数量等进行严格控制。此外,对于超额临采,需要进行院内公示,甚至在省级采购平台录入,以确保公开透明。这些措施旨在规范临采行为,避免利益冲突,维护医疗行业的廉洁。

永州市中心医院的“预警式约谈”及后续举措

永州市中心医院作为一家大型公立三甲综合医院,此次对10名医务人员采取“预警式约谈”,体现了医院加强廉政建设的决心。医院表示,约谈旨在警示医务人员,规范临采行为,维护医院的清廉形象。医院还将建立半年预警机制,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查,并积极推动医务人员依法合规、廉洁从业。同时,医院也加强了信息化监督,利用“智慧监督系统”对临采等关键环节进行监控,实现“人在干、数在转、云在看”的全方位监督。

平衡风险与需求:完善临采机制

仲崇明教授认为,应积极看待临采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,尤其是在急需用药的情况下,通过合规的临采流程满足患者需求,是值得鼓励的。但他也指出,集采的广覆盖、强覆盖,也可能导致部分医院或医生利用临采满足私心,因此监管纠偏十分必要。完善的临采机制应兼顾事理、法理、学理,既能满足临床需求,又能有效防范廉洁风险。

完善制度,堵住漏洞

各地审计部门对公立医院的专项审计调查中,都非常重视临采情况。一些医院因违规临采受到处罚,也促使医院加强对临采流程和制度的完善。如果发现某些药械用量大,持续通过临采进入医院,则可能存在风险,需要从制度层面堵住漏洞。临采不可能完全取代集中采购,但完善集中采购、临采、备案采购的具体规定,使其相互衔接,才能真正保障患者利益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10名三甲医生被约谈!医用耗材临时采购风险有多大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